青阳县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
2016年,青阳县被确定为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县,截止到7月份,青阳县美丽乡村建设7个乡政府驻地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80%;11个省级中心村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60%,在池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突出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是加强宣传,激发活力。采取报纸、电视、微信、标语、横幅等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事例、特色做法等宣传力度。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和群众需求,发挥群众自身优势,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建设过程中,营造快干争干的浓厚氛围。优先实施群众期盼的道路、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等基础工程,确保各项建设内容做到接地气、合民意。
二、突出产业支撑,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次。积极依托各中心村自身条件,以乡镇为主体编制未来五年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工、农、林、旅、养(老)”等产业模式。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九华黄精、名优茶等特色产业,结合工业、旅游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规模效益、协作效益,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今年重点培育酉华宋冲村、朱备江村以及杜村长垅村、红光村、新丰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突出整体布局,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青阳县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80%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和90%以上自然村脏乱差治理。在中心村安排上,到2018年底完成不少于88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目前已建和在建中心村54个,计划2017和2018年每年安排17个左右的中心村。在布局上,将围绕“两线一圈”(即318国道沿线、103省道沿线和环九华山圈)安排布置中心村及特色小镇,并着力打造4条美丽乡村走廊(即青朱线禅境修身美丽乡村走廊、蓉十杜线佛国田园美丽乡村走廊、青陵线富贵陵阳美丽乡村走廊和318国道线自然风光美丽乡村走廊)。在建设标准上,按照“基本版”、“标准版”、“升级版”分别打造。坚持把“原貌整治”、“随形就势”作为村庄建设的主导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村庄。在全面抓好中心村建设的同时,着重抓点,在每条美丽乡村走廊上打造出3-5个能拿得出手、经得起检验的闪光点。
四、突出考核目标,不折不扣完成建设任务。对乡镇政府驻地整治,紧紧围绕“两治理一加强”的要求,力争年内达到“三无四有”,即无建筑物、构筑物乱搭乱建,无垃圾、污水乱堆乱排,无杆线、广告牌乱拉乱挂;有良好公共秩序,有公共活动场地,有生态绿量,有特色风貌品味的美丽乡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