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抓好六个“一”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
一是科学规划“一张图”。依据未来人口发展和县城、集镇、农村人口分布趋势,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将全县346个农村行政村,布点规划22个美丽集镇、168个重点中心村、965个自然村。依托西淝河丰富的水资源规划建设了一条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西淝河美丽乡村示范带;依托境内4条省道2条县道规划建设由县城向周边辐射的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依托西淝河湿地公园、永兴现代农业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印象江南乡村旅游景区、茨淮新河光伏带,规划建设了3个乡村旅游景区、1个休闲观光旅游区、串点连续、连线成片,形成“一带六线 四区联动”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实现了县域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一张图”。
二是整县推进“一张表”。科学编制“十三五”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村庄布点规划和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计划,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利用3年的时间,规划建设22个美丽集镇、81个省级重点中心村、54个市县级重点中心村、整治改造956个自然村。结合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修建乡村道路、村村道路、村组道路总长780多公里,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交通路网。把农村安全饮水、小学、幼儿园、养老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结合美丽乡村布点。绘制“一张”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图表,按年度计划,分级分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三是资金投入“一本帐”。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水通、路通、电通和绿化、硬化、净化以及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作为建设重点,把垃圾污水处理、小学、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性文体活动设施、网上办件为民服务设施等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据整县推进目标任务,预算资金需求。2016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75亿元,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以资代补;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设施农业,鼓励引导社会资助、村民自治、群众自筹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四是规范建设“一标准”。依据省、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的安排意见,制定了《乡镇政府驻地美丽集镇建设标准指导意见》、《省级中心村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和《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指导意见》。编制了《美丽乡村房型户型图册》、《公厕建设导则》、《门头店招整治导则》、《立面改善导则》等。同时制定卫生改厕、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单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一本建设台账”、“一个问题清单”、“一张任务明白纸”,指导基层规范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探索建设“一模式”。针对人口众多、村庄稠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该县在美丽乡村整县推进中,按照“土地上可节约、模式上可复制、财力上可接受、发展上可持续”四条基本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出产业发展带动型、撤小并大合并型、整村推进新建型、乡村体验旅游型、旧村整治改造型、周边拓展提升型等一批不同类型的中心村。这些中心村基本起到土地节约、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群众满意五大效果。
六是完善推进“一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县几套班子成员包点协调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督查协调,建立每季度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督查调度会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职能部门工作清单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建设台账,落实建账、对账、消账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建立以融资农发信贷资金为主渠道,整治涉农资金为主抓手,财政专项为主推力,镇村统筹、村民自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土地管理,建立集约节约用地奖补机制;加强产业发展,建立美丽乡村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奖补机制;加强宣传动员,建立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宣传发动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季考评、年终综合考核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县“十大工程”综合考评和县直有关单位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美丽乡村整县推进“一盘棋”的建设格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