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安徽财政新闻联播

淮北市烈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扎实推进

  淮北市烈山区作为全省20个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之一,紧紧围绕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精致淮北”的核心任务,按照“点面结合、示范先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工作原则,重点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建立集体“三资”管理运营新机制和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新机制等四个方面,认真谋划,周密安排,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全区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8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7家、家庭农场52家,国家级示范社烈山镇塔仙石榴合作联社,淮北市郁翠林黄灵枣等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主力军。新型经营主体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建成了8万亩全国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万亩绿色苹果种植基地、4000余亩无公害灵枣种植基地,形成了以石榴、苹果、灵枣为主的三大优势水果产业,“塔山石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平稳推进。全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外业测绘任务基本完成,测绘涉及全区24.7万亩耕地,实际耕地面积比二轮承包地亩多出4.44万亩,多出比例为23 %,已陆续向农户颁发证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权摸底调查、工作图件的准备、村民组的调查统计上报等工作,争取2015年结束。确权登记推进了土地合理流转,使土地资源向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农业投资商等经营主体集中,既保障了群众利益,使部分农民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又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是农村公共设施建管机制初步建立。对烈山、宋疃、古饶三镇及美好乡村试点村蒋疃村、赵集村村庄布点规划设计,结合村庄布点规划,投入170万元完善古饶镇山西村、宋疃镇和村基础设施,解决群众出行难,学生行路难等问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实行市场化运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的民生工程管护责任,全区2座规模以上水厂,35座规模以下水厂,13.5万人小型饮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交付供水协会和供水合作社负责。在榴园、华家湖、宋疃、秦楼、王店5个示范村建立项目管护组织,榴园村和华家湖村采取承包的方式交到村里,由村民进行长期监督,宋疃村由镇里自行解决后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综合管护问题,秦楼、王店由镇村自行解决。

  四是农村集体“三资”运营管理规范。在2010年“三资”清理的基础上,对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进行清理核实,全区村集体资金5339.02万元,资产8365.96万元,资源28.35万元,债权3791.04万元,债务8340.27万元,清理合同164份,重新建立资金、资产和资源三套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对村级财务设置统一账户,由“三资”委托中心代理核算;规范票据管理,统一使用财政专用票据;严格审核村级收支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对资产、资源的承包、工程的建设实行招投标管理,规范招投标程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