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安徽省大力推动美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2014年,安徽省财政厅认真落实《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皖政办秘﹝2014﹞109号)文件精神,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示范区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并为美丽中国提供示范。
一、大力推动示范区文化体育业建设。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文化建设专项资金82789.3万元,支持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统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8011.7万元,支持示范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以及保障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等。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595.1万元,占全省资金总量的67.3%,补助示范区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二、大力推动示范区旅游服务业建设。统筹中央和省级旅游项目资金3983万元,占省补助市县旅游项目资金总量的51.9%,积极支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业发展。省财政安排1450万元,积极支持示范区内黄山、安庆、池州等三市发展旅游航空,先后支持开通了黄山-首尔、黄山-台北、黄山-青岛、黄山-大连、黄山-海口、池州-晋江、池州-天津、安庆-北京、安庆-上海、安庆-广州等国际国内航线,大大提升了黄山、安庆、池州等市的外向度和美誉度,增加了黄山、安庆、池州等市的旅游收入。从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5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示范区服务业发展。
三、大力推动示范区人才事业发展。大力支持旅游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将花卉园艺、酒店服务、歙砚制作等涉及旅游产业的培训工种纳入技能培训政府补贴范围,培训合格后给予人均200-1200元培训补贴。支持示范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先后积极争取中央资金900万元,重点支持了示范区6个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有力促进了示范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为示范区旅游业人力资源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力推进示范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省财政通过一般预算、福彩公益金等渠道安排3400万元,统筹支持包括皖南旅游示范区在内的城乡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推进示社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四、大力推动示范区生态保护建设。省财政安排资金5.2亿元,争取国开行项目贷款56.5亿元,继续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试点启动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94个。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持续为优,与2008年-2010年三年均值相比,主要污染物浓度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同时,与浙江省共同向国务院申请延续补偿试点,继续共同推进流域治理工作。
五、大力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情况,努力争取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在省对市县债券资金额度分配上,尽可能向示范区内各市进行倾斜,2014年政府债券资金额度分配示范区的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七市56.7亿元,比上年增加3.6亿元。其中,考虑到七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资金需求,按照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融资方案,分配新型城镇化试点债券资金额度19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资金额度11.3亿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