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多举措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集中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2014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2家,较2013年底增加18家。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可达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特别是精品农产品加工如淮南牛肉汤、豆渣饼干、水晶粉丝等生产形势喜人。
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谋划,围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强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项目带动,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或集聚区建设的步伐,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主动与台湾晴天农业机构、芜湖南陵鲁班集团洽谈协商园区合作,推动市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工作。
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以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共同发展的利益连结机制为核心,以集中连片建设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发展前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取公司+农户形式进行建设,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目前已上报扶贫开发项目11个。
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加强项目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57家,比上年增加266家,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发展到1700多家。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68%以上。
鼓励土地流转面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9万亩,占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34.5%,新增流转土地7.7万亩,高出上年全年增量1.4万亩,增长5.5个百分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本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明显增多,规模流转比重增加,流入土地后用于设施农业、开展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的达80%以上,每亩土地的效益比常规土地至少提升5倍。
一季度,淮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2元,同比增长12.2%,增速与全省持平、位列全省第九。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