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财政厅要求把握形势 凝心聚力 推动全省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日,安徽省财政厅组织召开全省各市财政局长座谈会。会议交流了一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了财政经济形势,并就几个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会上,省财政厅指出,当前我省财政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财政预算全年进度。财政工作是经济建设的主要标志和综合反映,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要重视经济预测。必须要将经济预测纳入财政重点工作,成为日常工作。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借助网络等各种资讯平台,探知研究宏观情况,切实做到清醒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大势、明晰发展方向。要重视收支分析。随着我省加快建立健全“四大预算体系”,财政部门分析财政收入必须通盘考虑所有收支活动,努力实现各类收入有效增长。针对全省一季度一般预算支出总体较慢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督促、狠抓进度,避免下半年突击花钱。要重视横向比较。强化比学赶超意识、增强争创一流劲头,善于和省内兄弟地市、省外情况相同的地市做比较、做分析,找差距、增信心。在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的过程中,形成自身工作的新思路、新亮点,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二、认真学习,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财政工作开展的好坏,干部水平高低是重要因素,而干部水平高低又取决于是否肯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要重视组织领导。各级财政局“一把手”要把学习摆在机关建设首位,注重发挥好“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和带动干部职工钻研新知识、吃透新精神、探索新思路、谋求新发展。要重视教育培训。今年,省财政厅组织开展全系统“学习提升年”活动,各地财政部门要按照统一要求,搭建教育平台,丰富培训载体,周密组织实施,努力提高机关“软实力”。特别要针对乡镇财政所干部量大面广情况,安排专门时间,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综合素质。要重视文化建设。全省财政系统的文化建设要不断提升内涵,上升到精神意识的思想境界上,进入到每一位财政干部的心灵深处。各级财政部门要以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度挖掘财政文化内涵,不断加强财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和文化载体建设,不断提升财政文明创建层次,不断增强全体财政干部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认识统一,提高财政系统整体形象。财政系统的形象事关财政事业发展、事关财政干部成长。要重视思想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之以恒地开展宗旨教育、党性教育和国家方针政策教育,切实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重视行风建设。坚持把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党风党纪、法律法规、廉洁从政教育,着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基层建设。必须加快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和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要重视舆论宣传。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紧紧围绕财政难点、热点、疑点问题,通过不同渠道,借助多种平台、媒体,大力宣传财政部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新举措、新成果,大力宣传财政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好作风、好状态。
四、认准目标,提高财政科学发展能力。财政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各项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条件,必须坚持做到依法聚财、科学理财、合理用财。要重视服务大局。做到区分轻重缓急、兼顾当前长远,不断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党委政府决策的顺利实施。不断拓宽思维视角、提升站位高度,注重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经济发展解难。要重视关系协调。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市县财政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多请示、多汇报,争取理解支持;向厅里主动报告情况、反映问题,积极配合事关全局、系统的相关工作;“走出去”与预算单位定期会商,“请进来”指导督查本部门工作,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干事创业环境。要重视创新机制。既要注重巩固传统经验、总结继承工作中的好做法,又要注重发现、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推动观念、制度、技术、工作和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利益关系,确保各项财政政策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认同聚力,提高工作有序推进水平。风正气顺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消极被动难以凝聚人气、开创局面。要重视权力约束。各市要对照省财政厅去年开展规范权力运行的工作做法,认真梳理权力运行机制,清晰描述权力行使流程,查找权力运行的关键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作责任。要重视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机关内部管理、文化建设等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财政管理,不断完善财政制度体系,着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长效机制。要重视规范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六个全面”工作要求,着力规范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和队伍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严密性、创新性、规范性和持续性,努力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财政管理新格局,全力推动全省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