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立足“早、紧、实、细、特、好”六字 扎实开展民生工作
一、立足于抓早。一是全省民生工程工作会议结束后,淮南市及时召开了全市民生工程动员会,分析总结2008年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二是市政府超前谋划,先后召开了市直部门和各县区负责人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广泛征求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的意见建议,理清2009年民生工程工作思路。三是及时制定下发了资金筹措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在资金安排上,对继续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早排预算、早作保障,同时调整支出结构,提前预留部分资金,保障新增项目需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上级到位资金实行随到随拨,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急需资金实行提前垫付。
二、立足于抓紧。市政府将民生工程列为政府“一号工程”,要求各部门、各县区加大前期工作力度,逐个推进项目,逐个建设工程,逐个解决问题,并先后召开了四次工作协调会和推进会。同时,市政府专门发文对民生工程实行月通报制度,在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逐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强紧迫感。
三是立足于抓实。进一步调整提升了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区、各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民生工程联系会议制度,明确工作分工,主要领导抓主抓重,分管领导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民生工程亲自过问、亲自调度,相关责任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建立民生工程调度制度,各县区、各部门定期调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四是立足于抓细。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目标责任机制,市政府在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与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16家成员单位也同步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纵横”双向目标责任机制,按年度对县区和各成员单位执行目标责任书情况进行考核。要求责任部门把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到时间段,细化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做到总体目标明确、各项任务专人负责、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确保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问、个个有落实。做好民生工程媒体按月通报制度。市民生办研究制定了具体月报报送办法,将目标任务按部门进行细化分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民体育健身等所有工程类建设项目,全部细化明确到具体村镇和建设点,要求按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是立足于抓特。在推进实施省级28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淮南市结合本市实际,围绕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动实施了塌陷区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等7项市级民生工程,更多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六是立足于抓好。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做好内功,先后调整完善联络员工作职责、会议制度、报表制度、信息制度、档案制度、纵向机制、横向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抓好舆论宣传,做好外功,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分阶段地宣传民生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并要求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探索政策宣传的新形势、新方法。
(淮南市财政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