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坚持六到位 务实做好民生工作
合肥市民生工程实施3年以来,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方法,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一、组织领导到位。一是以政府常务会形式确定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并以政府一号文件下发实施;二是随着民生工程项目增加不断调整充实民生机构力量,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由10家扩充至21家;三是将一批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青年干部,投入到民生工作一线,充实民生工作力量;四是及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出谋划策,监督指导。
二、制度规范到位。一是补充完善民生工程各项目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综合性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合肥市民生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发放和补贴到人的项目,资金不再下拨乡(镇、街办),由县(区)财政局根据县(区)业务主管部门报送的人员名册和相关资料,直接打卡发放到人。开设工程类项目资金专户,将各级配套资金统一纳入专户管理,实行分账核算,各县(区)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资金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或供应商。三是用制度规范民生工程后续管理。出台《合肥市实物配租廉租住房后期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做细、做实民生工程后续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项目持久发挥效益。
三、资金保障到位。2007年12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5.6亿元,2008年28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28.4亿元,2009年36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预计投入资金31.33亿元。
四、管理创新到位。积极鼓励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在工作方法上突出个性化、地域化、特色化,确保民生工程实施成效,增强民生资金社会效益。例如:推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券制度,并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式”服务,让培训真正达到给农民工充电、促进就业的目的;开展乡镇供水与农饮项目整合运作,使民生工程社会效益长久发挥,同时解决民生工程管护运营难题。
五、考核监督到位。一是建立民生工程项目库,结合量化考核表,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全年目标任务,制定民生工程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表,作为各阶段监督考核的依据。二是按月通报资金到位、工程类项目进度和信息报表报送情况,按季召开现场交流会,收集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与难点,不能解决的及时向市政府汇报。三是实行民生工程督办通知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督办通知形式发给县区及市直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并将督办通知发送整改情况计入全年民生工程考核。
六、宣传引导到位。一是市民生办联合市委宣传部,邀请专业策划公司参与,统筹谋划民生工程全年宣传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宣传谋划方式。二是打造民生工程品牌,设计并推出民生工程标识和宣传用语,应用到所有的宣传活动中,并在建成的工程类民生工程项目上标注民生工程标识、标牌。三是采用面对面形式贴近百姓进行宣传。利用农村大喇叭、社区公示栏、12345市长热线等形式,解读宣传民生政策。
(合肥市财政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