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安徽财政新闻联播

同频共振促崛起

——安徽省市县财政部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合肥市:出台奖补办法 大力支持生猪生产发展

  

  去年以来,猪肉等畜禽类产品涨价暴露出生猪养殖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了稳定今后一个时期合肥猪肉食品市场的价格,合肥市财政局及有关部门决定从生猪种养的源头抓起,出台了《合肥市2008年新建种猪场、养猪场(小区)奖补办法》,规定对2007年以后新建并于2008年竣工的种猪场、养猪场(小区)给予奖补。这次奖补范围、力度在全省各地市尚属首次。

      新出台的奖补办法将有力促进合肥市生猪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和生猪生产发展能力不断加强。预计到2012年,全市年生产父母代种猪5万头,年递增约38%,存栏父母代种猪20万头,年出栏商品猪400万头,出栏量年递增12%,规模养殖比提高到85%,加工能力实现800万头,努力把合肥建成全省生猪良种繁育、供给核心区和长三角地区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马鞍山市: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

  

  2007年,马鞍山市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达3.2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45%。今年,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做到增收优支,将财政“蛋糕”切向民生,优先安排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民生需要,以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观念。

  今年,财政将安排公共安全资金1.6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57.08%;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2.8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15%;城乡社区事务资金4.7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2.29%。其中,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等支出2.8亿元,增长21.74%

  

      池州市:省内率先实行“一费清”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严管理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简化缴费程序,降低缴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投资环境,自今年11日起,池州市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会同市财政、物价等部门及相关执收单位,对需经市政府部门、直属机构办理行政许可审批手续的基本建设和投资项目涉及的纳入市财政非税收入管理的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实行“分类申报、一费缴清”制度,各项收费一律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进入市财政非税收入专用账户。此举在省内是首创,在全国为领先。

  

       滁州市:农村低保“提标扩面”

  

  今年滁州市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提标扩面”,覆盖面将由去年的2.67%提高至3.53%,人均补差标准由去年的380元提高至437(含中央财政补助120),最低生活保障线由去年的683元提高到860元,有12余万农民将跨进低保“门槛”。

  滁州市2008年的农村低保工作将采取“评议为主,测算为辅”的方式,实行“阳光操作”。农民提出个人申请后,根据村级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最终确定享受低保人选。保障金将以“一卡通”的方式,发放到享受低保的各户手中。同时,在保障范围内实行“分类施保”:一类人员为丧失和严重缺乏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没有赡养、抚()养能力的家庭,全额补差实施基本生活保障;二类人员为大病重病、单亲困难家庭,列入重点保障,大部分补差;三类人员为因灾因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应列入保障范围适度补差。

  

      庐江县:推进订单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新增长

  

  庐江全力推进订单农业的发展,订单农业面积不断扩大。经统计,2007年全县种植业订单面积已达126万多亩,2008将进一步加大订单农业的发展力度,订单农业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订单农业形式多样化——2007年,全县订单生产种植面积比2006年增加60多万亩,涉及12个国家农业部批定的优质品种,所签订单遍及全县17个镇、2个农场、194个村的15.8万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根据不同的实际,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订单农业。比如以棉花协会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社员签订订单生产合同,组织农民按标准进行种植,很受农民欢迎。

  订单农业成“三农”助推器——在庐江的农业生产中,企业(专业大户)一般以保护价或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不仅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且给农民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技术,减少了农户应对市场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临泉县:加大征收管理  促进契税增收

  

  2007年临泉县的契税收入超历史完成了878万元,占年度预算500万元的175.6%,同比净增472万元。2008年年度预算任务为1000万元。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要顾全大局,多方配合,全力以赴,紧张工作,切实加大征收管理,促进契税增收。

  契税是税收体系中一个税种,随着临泉县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兴旺,县契税征收潜力很大。只有下决心全力抓好契税征收,才能保证县年度预算任务的完成,为政府提供充足的财力保证,为改革、稳定和发展作贡献。契税征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和《契税暂行条例》,依法组织收入。全县契税征管人员和各协税护税部门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形势,强化责任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措施,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契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芜湖县:投入1.03亿元实施24项民生工程

  

  今年芜湖县按照十七大提出的“五所”要求,将继续巩固和扩大民生工程,筹资1.03亿元(其中县镇配套3000万元),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对民生工程和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着力实施24项民生工程。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消除城乡中小学D级危房;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深入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启动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推进廉租房、安置房建设;推进平安芜湖县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行城乡困难家庭学生十二年免费教育;建立统筹城乡的托底就业机制;完善联合助学体系;实施城乡特困户危房改造;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及村村通公交班车工程。

  

      和县:新农合再提“含金量”

  

  和县修订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从11起,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的起付线将进一步降低,封顶线将进一步提高,就诊手续更加方便。

  县、镇两级住院费起付线分别由原来的400元、200元调整为300元、10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亦由2万元上调到3万元。住院医药费用不再实行“分段计算,累加补偿”,改为一种类型一个比例,标准总体提高近10%。慢性病门诊改为零起付,原来的200元起付线予以取消,且全年最高补偿由3000元调到5000元。此外,门诊肿瘤化疗、血液透析治疗等特大额门诊,均纳入住院补偿范围。对于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学生,与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参合农民实行同等对待,可按规定,凭住院医药费票据复印件等手续进行补偿结算。

  在就医手续上,实行县内“一证通”,且医疗补偿金一律由就诊机构先行垫付。如遇急诊须县外治疗的,可先行转诊,再补办手续。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