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财政新闻

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

2023年10月25日 来源: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出席吹风会,介绍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现将文字实录摘录如下: 

  一、情况介绍阶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昨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今天我们举行的这场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将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有: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先生。下面,先请朱忠明先生作介绍。 

  朱忠明: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借这个机会,我代表财政部感谢记者朋友们一直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加强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能力建设,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加快完善流域特别是北方地区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规划和建设。 

  为此,国务院提出议案,建议增发2023年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已经昨天刚刚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资金规模,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关于资金投向,聚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主要用于8个方向: 

  第一,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 

  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第三,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第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 

  第五,是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第六,是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第七,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第八,是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介绍的第二个方面。 

  关于预算安排。为了缓解地方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根据有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安排使用,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的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此次增发国债的具体落实工作,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做好预算下达,持续跟踪加强国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二、媒体提问阶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此次通过增发国债,专门支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回顾以往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请问财政部具体是出于什么考虑?谢谢。 

  朱忠明:谢谢您的提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的汛期,中央财政紧盯灾情险情,优化拨付流程,全力支持防汛救灾工作,中央财政通过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等渠道,积极支持各地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体系化全面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综合考虑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资金需要,以及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务院提出了增发1万亿元的国债来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昨天已经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下一步,财政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各地不断提升防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有三个问题。第一,现在如何看待之前传统的3%的财政赤字红线,突破3%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现在财政部是否更偏好让中央政府加杠杆而不是地方政府?第三,我们想了解一下,银行会获得怎样的支持来购买增发的国债?谢谢。 

  朱忠明: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关于国债发行方面,为加快预算支出的进度,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前期财政部在制定下半年国债发行计划时做了相关谋划,将原定年度国债的发行靠前安排,所以客观上也为后续增发国债留出了空间。考虑到本次增发的国债是纳入到中央财政赤字管理,所以我们将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发行,和已经确定的年度国债发行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债券市场的情况,合理把握国债的发行节奏,使国债发行和资金使用进度相匹配,确保顺利发行并避免资金闲置,更好发挥国债资金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保障作用。谢谢。 

  新华社记者:想请问一下,这次增发的国债资金将如何分配,对地方在落地实施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谢谢。 

  朱忠明:谢谢你的提问。这次增发国债的资金规模比较大,所以做好资金分配使用工作尤为重要。前期财政部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来细化国债项目的预算安排。具体包括: 

  一是细化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将针对8个支出方向分领域来细化工作要求,明确每个方向的具体支持范围和支持内容,并结合各领域的实际提出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政策。 

  二是形成项目清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布置地方做好项目申报,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支持范围,全面做好项目的梳理和筛选储备工作,及时按程序来上报项目需求,经工作机制审核后形成项目清单。 

  三是下达项目预算。财政部根据工作机制确定的项目清单,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督促地方用好国债资金,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现有资金安排的衔接,要求各地足额落实地方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的需求。同时,国债发行以后,地方要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对应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谢谢。 

  南华早报记者:想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增发国债?官方是否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比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更严峻呢?谢谢。 

  朱忠明:谢谢您的提问。我理解,这位记者关心的是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不是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增发国债的资金规模比较大,使用领域也比较多,请问在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谢谢。 

  朱忠明:谢谢您的提问。此次增加发行国债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资金安排使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是中央承担还本付息。我前面已经介绍了,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二是今明两年安排使用。当前是10月下旬已进入四季度,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三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四是单设转移支付项目。为保持预算年度间衔接,将参照以往做法,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细化工作安排,加强资金管理,及时下达资金预算,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加强国债的资金监管,对于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至关重要。请问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朱忠明:谢谢您的提问。本次增发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为保障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将加强资金的全流程监管,具体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监管工作: 

  一是纳入直达资金机制。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过去的实践证明,直达机制的管理还是很有成效的。 

  二是开展常态化资金监管。财政部将充分发挥各地监管局属地优势,组织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专门制定监管方案,明确监管任务要求,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压实地方监管责任。财政部将督促各地将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谢谢。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