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松:深化沿边开放 推动地方发展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0日
2012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部长助理郑晓松日前带队赴广西与广西14名全国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广泛听取代表们对财政部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并就如何促进“深化沿边开放、推动地方发展”问计问策。此次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增进了财政部与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和理解,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郑晓松代表财政部对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向与会代表汇报了财政部对代表建议办理答复的情况以及近年来财政部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并认真倾听了代表们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广西是我们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重镇,财政部也非常重视和支持广西的发展。”郑晓松指出,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向广西安排的各类转移支付力度在西部省份中排名靠前。
“此外,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债务减免方面,中央也为广西减免了数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涉及农业、林业、教育、卫生、供水、扶贫等项目,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中央财政今后将综合考虑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广西的支持力度。”郑晓松表示。
与会代表对财政部高度重视代表委员建议答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红十字会副会长潘雪红说,“作为一名代表,回顾过去5年的履职之路,给我留下较好印象的,财政部是其中一个。”会上,潘雪红讲述了这些年前往财政部沟通建议办理工作,都得到了财政部上上下下的鼎力支持和关注,让她颇为感动。
“财政部的领导和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意见,务实朴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深受感动。”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章远新这样说。
而针对广西如何深化沿边开放,推动地方发展的问题,代表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章远新认为,广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目前广西逐渐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前沿。但是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广西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金短缺、人才缺乏这些制约因素还较多,统筹发展与开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外经贸还是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互联互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他建议,要坚持区域发展与沿边开发开放相结合,形成区域发展与沿边开发开放的良性互动。以提高沿边开发开放整体水平为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遵循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创新开发开放政策,增强政策的系统性、有效性、实用性。此外,进一步加大对边境地区的发展和边民生活改善的支持力度,包括对边境地区的交通网络,对口岸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对物流设施、市场设施建设的加强,同时,应适当地扩大沿边开放的范围。为进一步促进边境地区生产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莫雁诗建议,财政部与相关的部门可以考虑设立一个边境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基金,扶持边境地区的产业发展。
“深化沿边开放、推动地方发展”这一调研主题,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出席会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黄道伟表示,“这次座谈会很切合广西的实际,从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来看,我国的发展从沿海到内陆,再到边疆边境的开放,开放程度与地方的改革发展联系很紧密。假如没有东盟博览会、没有北部湾经济区,广西的发展速度不会这么快。”
在认真听取完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一些问题作了简要回应之后,郑晓松表示,各位代表从各自本身的工作出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代表们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代表们尽职尽责的态度;体现了代表们对广西发展的信心和对中央财政的希望。各位代表的发言对于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沿边开放政策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定会把这些建议带回去,向财政部党组报告并进行认真研究。
郑晓松指出,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财政部不断加大对广西沿边开放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积极支持广西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为广西深化沿边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广西还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对外合作机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结合与会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郑晓松提出,今后做好沿边开放工作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一是“进”与“出”的关系,要利用沿边开放平台,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二是“软”与“硬”的关系,要从过去的重硬轻软发展到目前的软硬并重,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三是“量”与“质”的关系,更加注重投资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开放水平的提高,建成沿边开放的战略高地。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