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加强政策协调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合作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3日
财政部副部长 朱光耀
经济日报社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指导下,举办首届金砖国家经济形势研讨会:“2013:挑战与机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金砖国家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显示出了极大的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影响。如何准确把握形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关键在我们能否加强金砖国家的政策协调,推进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
金砖国家人口总量占全球人口总量的43%,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规模的20%。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量部分的50%以上来自金砖国家的贡献,这充分显示了金砖国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凸显了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金砖国家要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有更多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着不断下行的风险,在10月份东京年会期间,国际货币基金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为3.3%,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3%。为什么两个主要的国际经济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预测会出现1%的差别,原因就在于它们所使用的统计数据基准不同,国际货币基金使用的是购买力平价,而世界银行使用的是实际有效汇率。因此,2012年世界经济的实际增长率是2.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模型估算,如果全球经济实际增长率在2%以下,就意味着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因此,2.3%的实际增长率反映出世界经济接近衰退的边缘。
展望2013年金砖国家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其基本特点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应对宏观经济挑战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走势,都极为不确定。美国要管控好财政悬崖的风险,欧洲特别是欧元区要处理好债务危机反复发作的问题。就美欧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说,有一个如何妥善处理好落实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确定的,在2013年的1月1日开始逐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问题。美联储已经宣布无限期地推迟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欧洲一方面批评美国不应无限期地拖延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但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有期限地推延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这就对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挑战,原本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西方金融体系弊端的巴塞尔协议Ⅲ的执行,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发达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存在的极度不确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如何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保持金砖国家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关键在于加强金砖国家的政策协调,要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
第一,强化金砖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包括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方面,如何根据金砖国家各自的具体国情,努力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同时,在重要的国际经济论坛,包括G20,要使金砖国家的声音更加响亮,使我们的政策要求在主要国际经济治理平台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第二,要加强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包括贸易、贸易融资和投资等。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合作,就是如何更好地促进金砖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基础设施在一些国家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包括高速公路和铁路,电力,包括各种形式的电站都需要大量的投资。金砖国家领导人已经指示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对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我们希望稳妥地推进这一进程,争取明年3月下旬能向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提交政策建议。在贸易融资方面,我们也要未雨绸缪。在欧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欧洲银行会进一步减少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参与度,这就直接提出了在国际贸易今年增长只有2.5%的低水平情况下,金砖国家如何加强贸易融资力度,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第三,金砖国家要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包括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改革的政策协调,要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性,要让金砖国家的声音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第四,在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之下,要特别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们要本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合作精神,在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形成更加深刻的共识,我们要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包括多哈发展回合的进程。只有坚定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金砖国家的经济潜力和经济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金砖国家的影响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希望今天的研讨会,能够凝聚更多的共识,为即将于明年3月下旬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提交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本文为朱光耀副部长12月4日在首届金砖国家经济形势研讨会的致辞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