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员办五项措施建立会计监督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13日
2011年10月13日 来源:湖南专员办
为真正实现会计监督“有为、有位、有威”,湖南专员办结合近几年工作实践,摸索出强化日常会计监督工作的五项措施,通过日常工作机制的建立提高专项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以业务报备为基础,建立日常会计监督数据库。建立对中央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日常信息报备制度。凡列入中央国有资本收益名单的在湘中央管理企业、湖南板块上市公司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需每年向专员办报送两次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客户台账。以报备为基础建立在湘中央管理企业和湖南板块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库,作为开展查前调查、约谈询问和专项检查的依据。同时,通过事务所基本信息报备和业务报备工作,及时了解管辖范围内事务所执业范围和内容。
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动态掌握企业会计信息情况。建立在湘中央管理企业和湖南板块上市公司的即时信息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移动飞信平台、QQ联络群等工具,为各在湘中央管理企业、湖南板块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提供一个即时联络、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及时向企业了解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异常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询问和约谈等手段,掌握各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税政策执行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情况,筛查漏洞、分析成因、提出意见。建立了证券资格事务所的即时信息交流平台,解决事务所在业务承接、内部控制、执业质量和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
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密切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建立在湘中央管理企业和湖南板块上市公司优秀财务人员库,将各单位优秀的财务骨干选调到专员办挂职锻炼,开展对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通过业务学习和检查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丰富阅历和工作经验。专员办也派出工作人员,参加各重点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决算布置会,了解各单位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报告,采用会计核算办法和执行国家会计准则上的具体安排。同时,收集会计准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四是依托查前调查,深化会计监督点和面的影响。每年根据“着眼大局、突出重点、紧扣热点”的原则,对在湘中央管理企业和湖南板块上市公司开展查前调查工作。按“属于同一行业、适用同一政策、分布同一地区”的“三同”法则,对石油、石化、保险、烟草、电力、发电、邮政、金融、移动通信等行业,对房地产、教育、医疗、公用事业等特殊政策领域,对处于同一地区的中央管理单位、上市公司进行详细的摸底和排查,把查前调查工作做细做实,成为专项检查的侦察兵。
五是定期召开会计监督会议,扩大会计监督的成效。一年一度召开会计监督工作会议。一是给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二是让参加会议的在湘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公司,把参加会议当成一种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渠道;三是通过会议这种较宽松的氛围,不断扩大日常会计监督的范围,邀请新成立的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公司加入;四是通报上一年的调查和检查情况,让参会单位防微杜渐;五是布置本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计划,提升会计监督的影响力和效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