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财政新闻

谢旭人:2010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增长20.2%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8日

2011年6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介绍说,2010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8920.59亿元,增长20.2%。

  受国务院委托,谢旭人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作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据介绍,2010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720.96亿元,完成预算的118.1%。医疗卫生支出73.56亿元,完成预算的169.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13亿元,完成预算的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3亿元,完成预算的146.2%。住房保障支出386.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6%。

  据谢旭人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民生支出不是单独的预算科目,为了便于审议,将与民生和“三农”相关的支出项目综合反映出来,因而存在一些交叉重复。

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增长18.3%

2011年6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介绍说,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8579.7亿元,增长18.3%。

  受国务院委托,谢旭人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作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介绍说,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427.3亿元,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1225.9亿元,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350.3亿元,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亿元。

  谢旭人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三农”支出不是单独的预算科目,为了便于审议,将与民生和“三农”相关的支出项目综合反映出来,因而存在一些交叉重复。

2010年中央公共财政赤字8000亿元

2011年6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介绍说,2010年中央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赤字8000亿元,比预算减少500亿元。

  受国务院委托,谢旭人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作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说,2010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42488.47亿元,完成预算的111.6%,比2009年(下同)增长18.3%。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42588.47亿元。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增加17.95亿元,主要是在决算清理期间,增加了一些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

  谢旭人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48330.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增长10.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989.73亿元,完成预算的99.6%,增长4.8%;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2341.09亿元(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完成预算的105.7%,增长13.2%。加上用于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57.65亿元,支出总量为50588.47亿元。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中央公共财政支出增加8.3亿元,主要是根据有关规定,增加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决算数比预算执行数增收增支相抵,净增收9.65亿元,用于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据谢旭人介绍,201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7548.11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71208.35亿元以内。

我国已在970个县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2011年6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指出,我国已在27个省份970个县推行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谢旭人介绍说,在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除推行省管县财政改革外,还改善了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归并和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健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所增强。

  谢旭人在讲到2010年预算执行效果时表示,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严格预算执行,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核,严格政府债务管理,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外,还健全了公共财政预算,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范围继续扩大,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部门预算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在27个省份的21.5万个行政村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资源税改革在整个西部地区试点。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制度等。

谢旭人:六大措施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2011年6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表示,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在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继续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切实减少代编预算规模
  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切实减少代编预算规模,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并严格部门预算管理。
  他说,要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继续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及使用管理办法,指导地方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继续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逐步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加快推进地方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步伐。研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
  谢旭人在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完善预算支出执行通报机制。进一步改进收入预算编制方法,规范超收收入使用管理,超收收入除依法安排当年部分重点支出外,原则上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留待以后年度预算安排使用。
  他说,要加强库款调度管理,减少上下级预算解缴和拨付的资金规模,保障基层政府预算支出的资金需要。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完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充实基层财政职能。

   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取消违规设立的各类专户
  谢旭人表示,要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切实做好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取消违规设立的各类专户。强化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凡不符合规定设置的账户一律撤销。加强对部门银行账户的监控。规范账户开设代理银行选择方式,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
  他指出,要继续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规范非税收入执收行为。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范围,2012年底前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等。

   稳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谢旭人表示,要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要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合理确定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将民生项目和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逐步扩大上级对下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试点。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研究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有机结合的机制,逐步实行绩效问责和评价结果公开,促进部门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推进预决算公开 公布“三公”经费
  谢旭人指出,要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的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公开到“项”级科目。2011年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向社会公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由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中央各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由本部门向社会公开。同时,推动地方做好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严格财政监督 继续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
  谢旭人指出,要牢固树立综合监督理念,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提升财政监督合力。做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完善基础制度,加强纵横沟通,强化定期核查。继续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切实抓好调整经济结构资金、强农惠农资金和重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快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