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财经视点>中国财经报

预算报告亮点多

2013年3月14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今年的预算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很多亮点。”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十八大强调加强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监督。今年的预算报告,第一次披露了全口径预算的基本情况。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大类预算的同时,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是一件大事。社会保险基金的量越来越大,正式纳入进来是对民众最关注的焦点的一个回应。“纳入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时性就更有保障了。”

  在白景明看来,今年的预算报告主要有三大亮点。

  ——重点更加突出。无论是数字、表达形式,还是内容的选择,今年的预算报告,都更加突出国家财政保民生这个特点。财政的钱,来自税收,是老百姓的钱;钱怎么花的,怎么管理的,必须给民众一个明确的交代,而且要让大家尽可能看得懂。“其一是说清了公众迫切关心的问题——投入了多少;其二是向公众交待,这些数据是根据什么政策来的,政策机制是什么;其三是说清楚钱安排以后,收到了什么效果,也初步给大家一个交待。”

  ——向全社会展示了一个理念:财政是国家的财政,各项政策要充分体现国家的大政方针。2012年的财政收入增幅下来了,比当年预算增长了12%,完成预算的103%,这大大低于前两年的数字。反过来看支出,比预算增长了15%。这说明,在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上,国家财政是竭尽全力的。去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同时又实施结构性减税,支出的任务更重了;但2012年财政支出标准在提高,支出重点在增加,比如保障性住房投入、落实占GDP4%的教育投入,而且没有出现大的赤字。这说明国家财政能够很好地平衡收支压力。“这确实不容易。”白景明说。

  ——2013年的预算安排,凸显继续保民生。从预算报告来看,2013年,政府的收支压力、收支不平衡的压力,更加突出。预算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营改增、调节收入分配、实施结构性减税等措施。“加快推进营改增会减税增支,调节收入分配会减收增支。这些都能看出预算报告凸显的继续保民生这一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的预算支出结构看,政府对民生的投入不断加大,政府职能在不断调整。如2012年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首次达到4%;2012年医疗卫生支出增长达到1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4.6%。还有,2008—2012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稳定在2/3以上。同时,报告提出今年落实出台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如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等。

  杨志勇说,预算报告也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2007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3万亿元,年均增长27.1%。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占比不断提高,达到53.3%,提高了2.5个百分点,今年达到4.89万亿元。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实施再分配,对于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从形式上看,去年的预算报告附图附表24张,今年多了11张。在预算报告的附图附表中,有一张附表专门列出报告正文相关内容与草案页码的对照关系,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杨志勇表示。

  杨志勇说,近几年,财政预算报告附图附表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拗口的专业名词也有了通俗的解释,在收支的分类上更在逐年细化。预算编制开始朝着通俗化、透明化的方向迈进。

  杨志勇告诉记者,“如果说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的主导作用好像没有特别强调。四个主预算应该是有一个核心的,我的理解应该是公共预算。”

  谈到下一步的财政管理改革,白景明认为应该有三个重点。

  第一,继续推进税制改革。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是营改增。要着眼调结构、财政收入稳步增加这两个基调,继续推进营改增,适当扩大地区和产业的范围。同时要完善消费税、资源税和房地产税制改革,同步推进。

  第二,进一步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核心是解决支出标准。“现在的转移支付制度,地方总是说钱不够花。我认为,要确定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支出标准前提下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否则永远是无底洞,就跟附加似的。”

  第三,发布预算绩效管理报告。现在财政信息公开了,投入的数据公众都知道了,但是投入产出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有待进一步交代。财政管理的改革,要以预算绩效管理为龙头,加强民生支出绩效管理。一是细化支出标准;二是合理确定绩效目标,主要包括对就业的拉动和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三是确定部门首长的绩效责任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