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谋划做好公共服务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教科文组讨论综述
2012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经费使用监管是关键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吴国生说,谢部长报告里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12年财政教育经费增加到占GDP的4%,全国财政教育支出达1.9万亿元,2009年至今增长幅度很大。
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现在有的地方农村教育数字有水分,该县里配套的钱一点不拿,多报几个学生,钱就有了。管理部门应该真正沉下去,切实负起责任。”吴国生表示。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副主任易建说,这几年工程院的经费增长比较大。我们在经费分配上引入了评议机制,选题要评议是否符合职能定位,是否符合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经费管理上引入了专家评议机制。
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财务司司长王海东说,人口计生也是最大的民生之一。我们准备了一些项目库,重点是围绕着稳定计生水平,保证基本国策落实,促进优生,特别是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说,近年来教育科技文化投入很大,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已经搭建起来。“钱多了,关键是如何使用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使用重点在下面,尤其是县一级,怎么抓好基层、引导基层,重心要下移。不仅找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好的经验、典型,能够在面上推广、借鉴学习。”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部财务司司长赵雯说,谢部长的报告里,多处提到文化建设。怎样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部有一个初步想法,就是以设施建设为载体,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服务内容为核心,以农村和基础工作为重点推进。在设施建设方面,以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免费开放为抓手,促进公益性文化机构经费保障机制;以内容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加强素质文化资源的建设;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的文化活动。
她说,将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要确保“一个落实”,强化“两个管理”,推进“三项到位”,做好“四项工作”。“一个落实”是要确保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落实,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等中心工作;“两个管理”,就是围绕预算管理和基建管理加强管理工作;“三项到位”是要继续推进“十二五”文化设施、重点文化设施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到位,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四项工作”是围绕财务做好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文化统计、“两基”建设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孟冬说,这几年也是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期,广电总局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重点:一是加大国家电台、电视台重点媒体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媒体建设,跟市场接轨、国际接轨。二是加强渠道内容的引导,加强对广播影视核心内容的引导,包括对电影的创作、电视剧的创作,动画的创作,也包括现在网络剧、微电影等。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希望继续加大对广播影视的投入,要有一定的增量,在此基础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促发展,一是保基本。”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朱晓东说,这些年文物局经费大幅度增加,2012年突破百亿。谢部长报告提出要推动纪念馆、图书馆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建议把博物馆免费开放继续做出成效,继续深化。同时,城镇化大规模发展过程当中如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尤其传统村落,要早考虑、早准备。
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
国家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牛之俊说:“谢部长的报告里提到实行灾前防御与救灾相结合的财税政策,这对我们是极大的关心和鼓舞。”为把国家的钱管好用好,国家地震局在财务管理上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建立制度体系,其中一大亮点是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根据国家要求和部门特色,建立相关招标中标体系,今年试点比较好,明年在10个单位开始执行;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刚刚开始两年,还不够成熟;建立财务稽查机制,在全系统每年抽查8个单位进行财务稽查,时间是20天到一个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财务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重复、繁杂劳动,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人员工作状态,能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做一些更高端的工作。”牛之俊说。
国家档案局行政财务司司长郭海缨说,最近几年,民国档案馆、明清档案馆实行数字化,使用起来方便许多,而且保存质量也非常好。但是,数字化也有很多麻烦的地方,如软件之间不兼容,还有机器老化等问题。这要求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希望有更多培训和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
赵路最后总结说,教科文各个部门,一定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谋划,对照十八大重要精神,凝聚重点,致力于解决中央最关注、群众最关心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做好政策研究,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