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货币政策仍将以“稳”为主
中国财经报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2%,增幅比上月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9.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1.9%,增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低1.0和5.8个百分点。
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9.6%,比上月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7.9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5.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52亿元,同比多增1348亿元。
货币供应量增速意外反弹
8月,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标M2结束连续8个月的下跌走势,从前一月的17.6%大幅反弹至19.2%,比前一月回升1.6个百分点。M2走势出现这一变化,多少出乎预料。究其原因,主要是8月份存款的增加额回归正常水平,达到1.08万亿元,这是一个时期以来月度的正常水平。而7月份存款增加量仅有1609亿元,为历史低值。可以说,当月推动M2走高的因素中,新增贷款转化为存款的部分已不再起主要作用。在今后月份,若新增存款规模趋于稳定,M2仍可能重返下行通道,逐步回归央行今年的预设目标附近。
8月份M1继续下行,增速比前一月回落1个百分点,但跌幅有所收窄。其在下降通道运行的时间已有7个月的时间,从时间周期来看,M1见底反弹的时间可能要滞后M2两个月的时间。从存款的角度分析,8月份企业存款和住户存款比前一月均有大幅增加,但M1仍继续下降,可能是由于在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部分增加较少,而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增长较多。
三季度信贷投放比较稳定
三季度各月的信贷投放比较稳定。7、8两个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5328亿元和5452亿元,预计9月份的规模为5300亿元—5800亿元。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使三季度M2的走势更为平滑,另一方面是为防止四季度经济可能出现的“滞后性下滑”,在信贷额度管理上做些预留。
从贷款结构上看,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住户的中长期贷款持续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受房地产调控影响抑制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长;二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从相对稳定转为略有下降,原因可能与“投资在三年内不上新项目、主要投向四万亿的项目”的规定有关;三是票据融资继续减少,贷款结构更趋优化。
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长
从贷款方面来看,8月份新增贷款量符合预期,同比多增1348亿元,从而带动人民币贷款余额小幅反弹0.2个百分点,即从上月的18.4%回升至18.6%。存款增速则结束回落的态势,大幅反弹1.1个百分点至19.6%,远超过贷款的增速。
另外,本月存款结构的变化值得关注。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开始增加,但财政存款增势明显减弱。如果企业的活期存款开始增长,无疑有助于M1触底反弹。
货币供应量指标M2在本月的反弹不代表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也不能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出现了弱化,主要是由于前一月存款水平过低、8月份的存款回归正常化造成的扰动。随着今后新增存款水平趋于正常化,未来2个月至3个月M2很可能继续回落,并逐步向央行的预设目标靠近。三季度贷款投放的节奏会更加合理、适度,预计在1.6万亿左右,月度之间也更均衡。按全年7.5万亿元计算,四季度的新增贷款规模仍可达1.3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就为防止经济的“滞后性下滑”预留了空间。预计年内货币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出现重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