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财经视点>中国财经报

中央预算完成较好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中国财经报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于6月2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央预算完成情况较好,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报告显示,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35915.71亿元,比2008年(下同)增加3235.15亿元,增长9.9%,完成预算的100.2%。中央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增加8431.02亿元,增长23.8%,完成预算的99.9%。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518.3亿元,增加7187.95亿元,增长11.7%,完成预算的103.5%。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全国财政支出76299.93亿元,增加13707.27亿元,增长21.9%,完成预算的100.1%。安排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13亿元。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2122.24亿元(主要是一些支出项目当年尚未全部完成,部分资金下年仍按原用途继续使用)。全国财政收支相抵,差额9500亿元,控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数额之内。

  谢旭人指出,2009年,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有关决议要求,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算执行,有力地保障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较好地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是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大幅增加,达到924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并引导和带动了社会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为保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企业扩大投资、拉动居民消费,进一步释放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的补助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实施家电、汽车、节能环保产品消费补贴政策,直接促进了居民即期消费,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这些措施有力地扩大了内需,迅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好形势进一步巩固。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财税政策,对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等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较好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结合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推动了重点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支持1318个重点节能项目、132个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点项目,促进1116户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重大减排工程顺利实施,建设1049个项目。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上述政策措施,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目标提前一年全面实现,近1.5亿名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工作继续推进,支持解决88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改造校舍1.2亿平方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落实,约470万名高校和112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1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8.3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80元。在3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支持2.9万所乡镇卫生院、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本实现。城乡低保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增加15元、10元,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对7570万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优抚对象等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近千万城乡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这些政策措施,既促进了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稳定了居民消费预期,缓解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四是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施,消除重复征税因素,优化税收制度。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理顺税费关系,规范政府收费行为,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和引导能源消费的税收机制基本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继续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开,支持14个试点省份偿还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493亿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重点改革有序推进。积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支持企业、金融改革等向纵深推进。上述各项改革,健全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强大动力。

  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谢旭人表示,要在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