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协调
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3月11日表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稳中趋快。同时,进出口在继续回升,出口和进口都是大幅度增加。1—2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协调。
工业生产加快增长,投资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6.9个百分点,比2009年12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2%,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171亿元,同比增长22.5%。
盛来运表示,20.7%的工业增速是近年来比较高的月度数据,这说明工业延续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回升态势,回升的基础在进一步增强。但是,他也提醒人们注意去年的基数问题:“去年的1—2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3.8%,是全年最低点。由于去年基数比较低,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今年头两个月的增长速度。今年我们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总体感觉如果扣除翘尾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这个速度还是比较正常的,没有过热的迹象。”
据盛来运介绍,1—2月份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比轻工业的增长速度高出9.2个百分点,同时高载能行业增速是21.6%,超过了整个工业增长速度。“这些问题提示我们一定要注意工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要按照中央所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在工业加快增长的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14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4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温和可控
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上年同月为下降1.6%),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4%(上年同月为下降4.5%),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上年同月为下降7.1%),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1—2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2.1%(上年同期为下降0.3%);PPI同比上涨4.9%(上年同期为下降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上年同期为下降6.2%)。
从去年11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4个月同比上涨,PPI从去年12月份以来也在持续上涨。到2月份,两者同比、环比上涨的幅度都有所扩大。盛来运分析,到2月份CPI的较快上涨,主要是由于季节和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从结构因素来看,2月份CPI上涨2.7%,其中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的。食品类价格在2月份上涨了6.2%,把2月份CPI推高了2.01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2月份上涨3%,它影响CPI是0.45个百分点,这两项合计就是推高CPI2.46个百分点,这就占到2.7%这个增幅的91%左右。”
盛来运认为,目前CPI和PPI处在一种温和上涨的状态之中,随着春天的到来,这些季节因素的影响会逐渐消失,估计3月份CPI的价格很有可能会有所回落。对于今年的价格走势,他认为现在还不太好把握,尤其是今年的价格变动充满了复杂性。一方面,存在着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价格下行的影响因素。例如粮食连续6年丰收,主要的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足;大多数的工业品是供过于求,总体的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变化;以及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物价问题等。“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今年的物价总体上来讲应该是温和可控的,所以大家还是要稳定通胀预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