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就战略和经济问题深入交流看法
人民日报
本报华盛顿7月28日电 (记者温宪)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8日在美国继续举行,双方分别就战略和经济问题进行多领域、多层次对话,深入交流看法。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28日在中美经济对话中作了主旨发言。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小结首日对话时说,双方在27日的对话议题主要集中在为可持续、更平衡的世界经济增长打下基础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向全球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性。28日的对话将关注建立更为健全的金融体系,共同致力于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通过公开、公平的贸易、投资促进创新和竞争力的提高。盖特纳说,国际金融危机清楚表明,中美两国的经济政策不仅对两国国内经济非常重要,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十分重要。
27日下午5时,中美战略对话第一场对话结束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与记者简短见面。戴秉国说,中美战略对话开局良好,我们现在应该十分珍惜它。刚才双方谈了中美关系,谈得很深入,很广泛。
据悉,在27日举行的经济对话专题会议中,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并表示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 当天下午,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在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朱光耀说,在经济领域,积极因素增多、经济形势日趋见好的时候,中国经济也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计划,保证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8日在美国财政部吹风会上说,在关于构建强有力的金融体系的专题会议讨论中,中美双方探讨了推动国内、国际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恢复金融稳定等问题。双方一致同意,在加强国内金融改革与监管、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及时完成“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加快金融部门改革、改进金融监管以提高金融部门稳健性,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加强复杂金融产品的必要披露、确保公司能全面准确地披露财务状况;同时,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中方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继续允许符合相关审慎性要求的外资法人银行在从事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业务方面与国内银行享有同等权利。
周小川说,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中美双方认为,为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应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确保其全面反映世界经济的变化。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应享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中美两国将共同努力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以确保通过改善其治理机构、增强其融资能力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具有核心竞争力领域的政策监管,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做出回应,增强防范和应对未来危机的能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