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经济日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大力发展,走出了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粗放经营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陈士能表示,30年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企业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入改革。从企业资本结构看,有职工个人股、集体股、社会法人股;从资产形态看,有以现金、实物表现的有形资产,也有以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折股的无形资产;从分配制度看,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性。
30年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企业组织形式实现了多样化。改革前,统负盈亏的集体企业大多是形式单一的生产型企业。现在,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已实现了多样化:
一是集体资本共同共有的企业,包括联合经济组织全额投资兴办的集体企业。长春灯泡电线有限公司,是由1956年的鞋带合作社发展起来的一家企业。改革中,他们一直坚持职工全员持股,坚持民主管理,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现已成为一家专业的汽车线束配套厂,为国内外很多高档汽车配套生产零部件,是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
二是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这类企业中,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如武汉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集体股占38%,职工股占40%,经营者股占22%。他们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的新型聚四氟产品,已用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等航天工程中。
三是以集体资产、职工资产参股、控股,与国有、私人资产共同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如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7年的创业发展,从一个街道集体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产销量、净利润、人均利润率、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四是集体资本参、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这类企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吸纳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如天津市美术颜料厂,是1956年成立的集体企业,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又与英国企业合资成立了柯雅美术颜料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已达到2亿元以上。
五是劳动群众新办的合作社企业。如上海市退休干部王翠玉创办的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对1.5万名上海城乡下岗女工、失地农民、外来媳妇进行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组织兴办了17个姐妹手工编织合作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形式多样化的发展,集体企业吸纳社会资本加快了发展,同时集体资本也扩展到各类所有制经济中。
30年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在企业管理机制上有了新突破。通过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由上级计划安排变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用人由上级委派和分配变为企业自主选择,分配上由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企业发展上由依靠上级投资变为企业通过市场筹集资金。
30年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在发展方式上初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做出新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大力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30年来,我国中小集体企业不断探索“专、特、新、精”和为大工业配套的路子,成为地方经济的骨干力量。如广西博白县的编制工艺品、陆川县的铁锅、荔浦县的衣架、宾阳县的小五金等。
手工业和工艺美术产品是集体经济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后得到恢复和新的发展,也使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集体企业,改革使老厂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挖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民乐产品,其中多种产品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集体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4年底,全国第二、三产业的325万个企业中,有集体企业34.3万个,集体联营企业0.6万个,股份合作制企业10.7万个,三类企业合计45.7万个,占总数的14%。
陈士能表示,事实雄辩地证明,集体经济是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改革发展中的城镇集体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集体经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使我国集体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