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资、出口向宏观调控目标方向变化拉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2007年10月26日 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10月25日讯 记者薛志伟报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改善和加强,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也都在向宏观调控目标的方向变化,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形成。今年前3季度,在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出口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李晓超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致力于改善民生。今年以来,我国消费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国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
他还指出,今年我国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就业人数的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及消费热点的形成。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他说,前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比上年同期高3.4个百分点。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自然就会提高。
其次,前3季度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达到920万人,已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02%。就业队伍的扩大有利于扩大消费。
第三,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李晓超说,我国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降低了居民未来支出的压力,有利于刺激消费。前3季度,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达3089亿元,增长29.5%。9月末,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也在增多,覆盖面继续扩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今年都有了较大的增加。
最后一个因素,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及消费热点的形成。前3季度,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一些产业链较长的消费增长较快。前3季度,我国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38.1%,家具类增长38.7%,建筑及装潢类增长43.3%。
李晓超认为,随着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预计未来的居民消费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加上社会各项保障制度在不断加以完善,消费热点升级换代还会进一步强化,预期未来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将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