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财经视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镇江医改:政府出钱买服务百姓看病更实惠

2007年12月17日  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信息联播》

  医疗改革现在是备受关注。尽管最终的方案还没有出炉,但增加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却是各方达成的共识,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投入方式的选择上,是补贴医疗服务的供应方--医院,还是补贴需求方--患者?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国内最早进行医改试点的江苏省镇江市,对镇江医改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进行了调查。
  今年75岁的蔡元标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老年人常见病。以前每次看病拿药,他都是到大医院,不仅药费高昂还特别排队等候。现在不一样了,他都是直接到离家不到一里路的社区医院看病,方便又省钱。
  患者蔡元标说:“ 大医院(一年)就是7、8千元,小医院(一年)就是2、3千元钱,我可以把4、5千元省下来了。”
  蔡元标告诉记者,社区医院的药全部实行了零差价,比药店的药平均要便宜50%左右。更重要的是,门诊费用超过一定比例后,个人只要支付15%,比大医院个人要支付40%实惠了不少。镇江市希望借此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大医院,以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而社区医院给患者降低的费用全部由市财政来埋单。由于有财政支持,加上到社区医院看病的患者大量增加,现在镇江市90%的社区医院都已经扭亏为盈。
  虽然医疗费用降低了,但医院服务水平却提高了。因为镇江有一套独特的医改模式---通过医保局代表患者跟医院进行谈判,购买医疗服务,确定门诊和住院费价格,医保局再根据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给予补助,每季度结算一次;比如对于像高血压等这类慢性病,医保局会按照这种病的平均治疗价格核定一个基准价进行结算,超支不补,结余归医院。
  江苏省镇江市财政局副局长石耘说:“(这样就)遏制了医院不合理的医疗消费,应该做到什么呢?就是用比较低廉的价格,老百姓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优质的服务,并不是处方开得越大越好,药用得越贵越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