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信息公开>建议提案>2010年“两会”建议提案答复摘要>人大代表建议答复摘要

关于“进一步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建议的答复(摘要)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5日

  

  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多个区域产生了区域性旱涝灾害,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央财政积极加大对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关于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意见。中央财政在支持有关部门抓好大江大河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投入力度,通过统一规划、相互衔接,力求使水利骨干工程与田间水利工程设施相互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在投资分配上,积极向粮食主产省倾斜,加快推进这些区域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步伐。中央财政在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分配和项目安排方面,一直对河南省给予倾斜支持,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二、关于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的意见。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千亿斤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800个产粮大县作为投入重点。《千亿斤规划》同时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在全国范围内承担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和投资,并已将增产任务和投资分解到有关省份。农业综合开发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河南等粮食主产省的投入力度,完成《千亿斤规划》确定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 

  三、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都呈现加剧趋势。长期以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积极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防御等技术研究,不断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研究,部分成果已在农业服务中广泛应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系统,加强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工作,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光、温、水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分析,提出了包括区域粮食作物布局与品种选择、减轻气象灾害以保障增产的气象应对措施。今后,中央财政将继续支持气象部门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农业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能力。 

  四、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意见。为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农机购置补贴设立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了玉米、水稻等重点农机作业领域,为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对于您提出的奖励农机购置贴息和更新补贴制度问题,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下一步完善支农政策过程中予以统筹考虑。 

  五、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的意见。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险保费补贴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目前,农业保险补贴比例逐步提高,补贴品种稳步增加,补贴区域不断扩大。其中,种植业保险已基本覆盖全部粮食主产区,养殖业保险全面覆盖中西部地区。同时,中央财政也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险种。需要说明的是,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防范手段,应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这不仅有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覆盖水平,促进和培育农村保险市场。中央及地方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目的是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金融放大效应,但不能因此将农业保险定性为政策性保险。今后,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